转载自@图书馆报
在阅读上,一定要先有阅读兴趣,这样才能养成阅读习惯,促使以后形成创新思维,所以阅读推广的形式要活泼有趣。
林文宝
台东大学荣誉教授
阅读为什么要从儿童开始,因为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需要慢慢学习,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儿童越早接触阅读,就越早形成阅读能力。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是让孩子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寻找他的天赋。
大部分国家规定0-6岁的儿童不需要学习识字,要用这段时间让他学做游戏和发展兴趣。我常常建议父母们,不要希望你的孩子赢在起跑线,最好让他输在起跑线,这样他以后就不会一直担心赶不上别人。在阅读上,一定要先有阅读兴趣,这样才能养成阅读习惯,促使以后形成创新思维。
阅读推广的重点之一是思考如何激发人们对阅读的热爱。阅读推广人或者公共图书馆要清楚自己的目标,要了解青少年正在学习的内容,并尽力去弥补其课内学习的不足。图书馆如果帮学校的老师准备课外读物,那算是不错的尝试。
我认为,阅读推广可以从四个维度来考虑——阅读推广的客体、阅读推广的主体、推广方式和推广对象。最重要的推广客体是孩子的阅读兴趣,所以阅读推广的形式要活泼有趣。
此外,要注意方式方法,在做儿童阅读推广工作时要有主动的姿态。孩子们还小,只有有趣的内容才能吸引他。还要明确一点,在学校推广阅读绝对不只是语文老师的事情。每一科老师都要教阅读,数学、科学的阅读跟语文不一样。只让语文老师教阅读的后果就是,每个学生的课外阅读都只读语文和文学作品,在其它知识领域的阅读和学习上是缺失的。所以我建议中小学校长把校园图书馆化整为零,比如把音乐课外读物放到音乐教师那里,把科学读物放到科学教师那里,从而倒逼老师阅读。
公共图书馆在做阅读推广时,更要主动传播,想方设法地出奇制胜,不能只有常规的推广办法。可以使用猎书游戏、密室逃生、寻宝活动等寓教于乐的方式,甚至还能举办作家与小读者一对一20分钟见面会。以上就是所谓的“书脸”推广,这样,孩子此后遇到这些活动用书就很容易感兴趣。
现在在教育界有几个很潮的提法: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核心素养、个性化学习。我们一定要知道,每一个人都不一样。姚明不是靠读书成功的,是打球让他有了信心,在此基础上他更加重视读书。所以我们不能把阅读放在第一步,第一步要先看明白孩子的资质。在设计教学系统时,如果将标准化和一致性凌驾于孩子的个性、想象力和创造力之上,那么实行之后肯定会反蚀孩子的创造力。
在教学方法上,古今中外的例子不胜枚举。孔子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孟子讲“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美国《刻意练习》一书中提出“一万个小时”理论;中国卖油翁的故事更典型,谁知道卖油翁花了多少时间去练习才能让油精准地滴下来。同理,如果你对一个事件不理解,就没有办法进行技术操作。
从更高的层面来说,纯粹的技术操作是冰冷麻木的,是不够的,你必须先弄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做阅读推广也一样,你首先要有清楚的定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最低层次的是匮乏需求,高层次的才是自我实现。在儿童阅读推广上,首先要解决其匮乏需求。其次,要让他动手去做,还要教别人做,这样更有成效。
(本文根据嘉宾在“2018全国少儿阅读峰会”上的发言速记稿整理,发言题目为《打造一座阅读的秘密花园》,内容有删减)
转载自@图书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