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文化在线
北京:
实现文旅产业融合开篇破题
近年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工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紧紧围绕全市重点工作,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北京市东交民巷(图据文明东城)
北京市在推动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有五方面:一、坚持守正创新,探索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二、积极搭建平台,打造符合首都文化中心定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文化活动。三、注重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旅游产业政策支撑体系。四、创新融资模式,建立健全旅游产业金融服务体系。五、把握消费需求,全面构建旅游产品供给体系。
2019年,北京市将主要通过五个方面的工作,实现文旅产业融合的开篇破题:一、推进优质产品供给。二、深化京津冀文化产业领域合作。三、提升消费水平。四、大力发展京郊旅游。五、增强产业平台影响力。六是完善产业发展环境。
▲北京798文创园区(图据21世纪经济报道)
天津:
实施“全域”文旅产业,打造“天津礼物”
近年来,天津市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加强顶层设计,壮大市场主体,文化产业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空间不断扩展,目的地格局初具规模;旅游融合不断推进,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旅游形象成功塑造,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据了解,围绕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天津市采取了以下措施:一、实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程,在培育标杆上下功夫。二、实施景区品质提升工程,在打造品牌上做文章。三、实施全域旅游系统营销工程,在城市形象宣传上求实效。
2019年,天津市将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战略,增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的引领力,持续推进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高水平举办2019年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加大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打造“天津礼物”,推动文化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
▲天津市意式风情街(图据乐游天津)
河北:
着力打造雄安新区文旅发展示范区
2018年,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一、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继续保持量质齐升良好态势。二、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规划体系加快完善。三、产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环境不断优化。四、旅发大会综合带动效应集中“引爆”,有效撬动社会资本投入260亿元,打造了180公里的国家“一号风景大道”,辐射带动49个乡镇、395个行政村发展,助推2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2019年,河北省将以“突出一个引领,围绕一个中心,瞄准一个目标,做到五个坚持,守好三个底线”为总体工作要求,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一、办好省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二、打造雄安新区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示范区。三、建设冬奥冰雪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区。四、丰富文化和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五、深化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
▲河北省清凉山滑雪场(图据河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
江苏:
支持原生原创文化产业,实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江苏省着力推动文旅产业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开放发展、特色发展,文旅产业已成为江苏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为促进文旅融合,江苏省建议,提升文化内涵发掘与旅游品位,拓展艺术精品创作与旅游空间,开发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深化文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融合发展促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2019年,江苏省文旅产业发展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加强规划引导,制定相关计划,引导骨干企业发展壮大;鼓励支持原生原创文化产业项目,大力培育新兴文化企业;进一步发挥专项资金杠杆作用,促进中小文化企业发展。二、加强对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引领,激发文旅市场主体活力;发展旅游精品线路,推动文化旅游品牌化经营。三、促进文化资源的转化利用,推进文化与金融、科技等深度融合。四、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五、推动文化走出去,组织参与“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产业园区合作和国际文旅融合示范点建设。
▲江苏省苏州市拙政园夏日场景(图据苏州拙政园)
未完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