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业
深挖城市文化资源,让城市文脉变得“可感受”“可阅读”

转载自@文化在线



2019思南夏至音乐日



近年来,上海市推动黄浦江两岸贯通及滨江岸线转型为以公园绿地为主的生活岸线、生态岸线、景观岸线,昔日的“工业锈带”变成了“生活秀带”,为上海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工业锈带”变成了“生活秀带”,人民群众有了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扩大公共空间,让老百姓有休闲、健身、娱乐的地方,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

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 这既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历程,标志着曾经以生产功能为主导的城市正在愈加突出城市的文化、休闲、康养功能,也更加凸显了城市的“人民性”。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满意。这也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人们为了生活而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而留在城市。”



上海渔人码头生活广场


莎士比亚曾说过“城市即人”。要让城市更美好,就要充分显示出对人的尊重,让城市中人的生活更方便、更舒适、更惬意。对此,需要积极开拓、营造公共空间,发挥好包括工业遗产在内的城市文脉的作用,用文化之力涵养城市发展,激发工作生活于此的人们的创造力,并反过来将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

近年来,车间厂房变身艺术空间、废弃的工业园区成长为主题公园,已成为城市中心的文化街区的“蝶变”,并逐渐在全国流行开来。它们在保留城市记忆、为城市增添文化气息和时尚元素的同时,拒绝大拆大建和“千城一面”,将一个更为个性的城市交到城市居民的手中。这也表明了城市建设者需要进一步发挥好创造力,通过规划和设计,提升城市发展的文化品质,以适应今后人们对文化休闲、宜居型城市需求的时代变化。

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日常交流活动的场所,同时也是城市的文化精髓所在,承载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本身就是文化遗产,是文化与历史的载体和容器。一个城市的创新能力往往来自于不同文化的相互交融与交织,而公共空间正是保留个性、体现城市文脉、涵养城市品质的最佳场所,它不仅是城市居民享受美好生活的标配,更为城市创新、竞争力的勃发提供着厚实的支持力。



许多老的工业遗迹,如今成了滨江上的雕塑


因此,城市公共空间不仅仅关系着城市形象,更是居民生活及城市发展的需要。这也就要求,摆脱一些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重修饰、轻功能的倾向,发挥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功能有机组成部分的作用。对此,需要挖掘公共空间的文化资源,引入鲜活的文化生态,同时提供包括阅读吧、咖啡馆、博物馆、展览馆以及配套的服务设施在内的面向市民生活的各类业态,让公共空间成为适宜人们休闲、交流、娱乐的场所。

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从生产型城市,到商业贸易型城市,再到文化休闲、宜居型城市,人们对城市的期望及塑造是在不断变化的。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人将生活在城市之中,人与城市“有机共同体”的关系也将更为密切。对此,开拓营造公共空间需要充分考虑到人们当前及未来的需求,充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市民放心地在工业遗产改造的便民设施中行走 



除了让公共空间更多的融入历史文脉,上海有关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的做法也让历史文化更好的流淌在人间烟火的浸润之中。

近年来,上海不仅保护建筑本体,更注重以人和社区为核心,在切实改善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品质的同时,让优秀历史建筑作为城市和文化记忆的一部分。

一方面相关机构尝试将每栋老房子的故事、结构、修缮历程,甚至工艺的细节,均作为历史记载下来。另一方面,在保护文物本体的同时,对文物周边环境、文化生态实施整体保护。比如,对于那些与建筑相连的街道,设置永不拓宽的红线,两侧的建筑风格、尺度保持历史原貌,甚至人行道上的树木等道路空间的组成部分也受到保护。



上海常德公寓



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就要让更多人“走进”它们,还要讲好文物的故事,并且让文物讲故事。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100处文物建筑向公众免费开放。在邀请市民访问建筑的过程中,上海史、建筑学等方面的专家还为参观者讲述上海城市发展史、居民生活史,以及近年来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和功能再造。

而说到再造,在尊重历史原貌的前提下,优秀建筑或融合新业态或重塑其功能,不仅传承历史,更续写着城市文脉。徐汇滨江五个巨大的工业油罐,在历经六年设计与改造后,今年成为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扫扫建筑上的二维码,阅读建筑的前世今生



借助互联网让“建筑可阅读”更加便利,同样是上海正在推进的项目。目前,六个中心城区的1298处不可移动文物、优秀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都已设置了二维码,市民游客通过扫码阅读,便可了解建筑的历史和背后的故事,并整合了导览、视听播放,以及最新的VR功能,文旅结合使建筑“能读”“能听”“能看”“能游”。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说:“经过历史大浪淘沙留存的文物是有生命的,需要举全社会之力去保护、传承和利用。”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城市发展过程中该如何保护好文脉?保护与发展如何有机融合?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答好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答卷?在日前举行的“2019年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上,围绕“历史城市的保护与更新”主题,与会专家学者深入研讨、积极建言。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表示,城市建设与发展亟待从以粗放型增量发展走向精致型存量发展的有机更新轨道,而存量型发展阶段是长期的。要在小规模、常态化有机更新过程中,守住城市发展的底线,包括土地资源底线、生态宜居底线、历史人文底线、公平公正底线、公共安全底线,在此过程中,要有整体视野、多元手段和路径。伍江认为,城市是一个“有机生命体”,保持和激发其生命力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以常态化代谢与更新步入持续发展的轨道。城市变化发展,需要文化不断沉淀。

“恢复古城风貌是传统的再生、复苏,同时又要进行改善、提升。”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表示,“面对未来,应当承认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问题是哪些该变,哪些不该变,该变的是否按照规划和预期目标在变,不该变的又该采取什么举措保留下来。这些就是城市保护的关键所在。”阮仪三说。



上海田子坊灯箱连环画


“每一座城市都有历史,发展保护中如何把握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市民需求是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这需要突破政策、机制限制,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维度,让城市存量在新的发展阶段增值。”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张兵表示。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详细规划处(城市更新处)副处长朱丽芳认为,城市保护工作要有策略,要智慧地化解矛盾,处理好近期与远期、整体与局部、重点与一般之间的关系,把城市优质资源、优惠政策集中应用在老百姓需求最急切、城市发展最关键、示范带动最突出、展现效果最明显的区域和项目上。同时,城市保护工作要全面加强统筹机制建设与完善,包括科学透明的决策机制、公平合理的奖励机制、创新高效的管理机制、监管有力的实施机制、支持到位的保障机制。“还要有定力,一个区域从建设到发展至少要20年时间,需要守住底线,追求发展的高线,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朱丽芳说。


“光影上海”灯光艺术节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王林表示,城市发展中将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下来,是历史保护和更新结合的重要目标所在。王林认为,新时期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的方法,要建设风貌评估、全息普查,建立全信息、网络化、基础性工作平台,还要整体规划、系统思考,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确立发展重点,以合作共赢、长期共治的开放思维,打造可工作、可生活、有创意、有休闲的生活街区。“未来生活的空间有无限可能,其中工业遗产是与生活气息、美好生活需求相契合的元素之一,富有潜质和可塑性的保护与更新空间,能给未来城市带来无限变化。”王林说。


上海新天地 



◆ 本文综合整理自《中国文化报》、东方网、人民网等

◆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路,若不慎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自@文化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