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业
关于推进全民阅读事业的几点思考

转载自@图书馆报



金美丽(云南省图书馆)


阅读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获取知识和传承文化的源泉,是实现梦想的奋斗阶梯。倡导和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将从七个方面为如何更好地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提出建议。


第一, 做好顶层设计规划。


全民阅读工作要做得更加扎实、有效,让阅读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这还需要更多努力。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还需要若干重要环节去完善。具体来说,应有一个经过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理论性和可操作性均比较到位的关于全民阅读战略的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在这个设计和规划中应该包括指导方针、基本国情、战略举措等。


2012年“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被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自2014年起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七年倡导全民阅读,国家“十三五”规划把全民阅读列入文化发展的重点工程,各级人大通过各种层次的立法来保障全民阅读持续健康地开展,“书香中国”活动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并形成热烈景象,各级政府正在把全民阅读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凡此种种, 既为全民阅读提供了重要保障,也是对全民阅读工作的有力推进。


第二,强化政府主导作用。


只有中央与地方政府充分重视全民阅读工作,才能更好地带动社会各界参与阅读促进活动:各级政府财政专门拨款能够保证阅读促进活动稳定的、基本的资金来源;各级政府负责人应积极参与全民阅读,利用自身影响力倡导社会阅读;各级政府应出台相应指导性与扶持性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全民阅读活动。推广全民阅读,政府不仅责无旁贷,而且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落实。政府应以其号召力、影响力、协调力和权威性,通过制定与实施相关政策,贯彻落实法律的要求,组织、领导、推动全民阅读,促进全民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目前来看,各省市陆续将全民阅读纳入政府工作任务。江苏省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快书香江苏建设”写入省政府百项重点工作任务;深圳市因多年来坚持的“读书月”活动而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武汉开通世界首个“书香地铁”等。


在政府的主导下,形成全民阅读的国家战略,需要政府出台支持全民阅读的政策和文件,鼓励相关教育机构、图书馆、事业单位以及媒体开展各种各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同时,一些民间组织、虚拟阅读社群等,也要发挥各自特长和文化自觉,弘扬阅读文化。


第三, 建立保障协调机制。


全民阅读推广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统筹协调是关键问题。为了加强对全民读书活动的指导,1997年我国成立了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文化部等部门组成的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2003年该领导小组将全民阅读活动交由中国图书馆学会承办。不过,中国图书馆学会对其它部门,尤其是政府部门、企业和其他社团没有管理权,导致在阅读推广中存在各自为政、资源不能共享等问题。因此,应该设立全国性的、具有高度权威的统筹协调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亦参照设立。


为确保全民阅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应从政策、经费以及人才三大方面建立保障机制。政策上应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原则,可成立领导专班,负责全民阅读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制定规章制度,明确责任人及责任范围,从制度上确保全民阅读的顺利开展;建立专家委员会,发挥学界、业界专家在全民阅读中的作用。经费上应保证硬件基础建设、文献资源建设以及阅读活动的投入。建立多元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各界为全民阅读建设贡献力量。人才上应保证相关服务人员的岗位津贴,同时通过培训教育,提高服务人员素质,提升全民阅读服务质量。


第四,提升出版发行质量。


出版者是为读者服务的,他们为读者准备精神大餐,同时还需要将这份大餐推送给读者。在全民阅读时代,出版者在做好自身特色内容之外,还可以为不同的读者挑选他们当前最需要的书单——并且要让读者相信,这份书单是可以信任的。参评年度“中国好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 以及为农家书屋提供专门书目,已经成为全国出版机构的年度重点业务;出版业的优质书刊正在增多,粗制滥造的书刊正在减少;全国书博会以及多个全国性书展风生水起;众多新华书店和民营书店加大门店升级改造的力度……凡此种种,既提升了自身的服务质量,也有力地推动了全民阅读事业。


第五,调动社会力量参与。


各种社会力量,包括热心和积极推动阅读的非政府组织、专业阅读推广人、自发组织的读书会和沙龙、书评人、民间的基金会、志愿者等都是重要的社会阅读推动力量。这些力量源于民间,深入基层,具有强大的活力和生命力,也最贴近群众生活。如果能充分调动和发挥这些力量的作用,将对阅读推广产生重要影响。


在国外,民间公益性阅读组织是重要的阅读推广机构。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于2009年推出了UnLibrary计划。UnLibrary意指“你与图书馆”(U and Library),实际上它是指社会力量走进图书馆, 按自己的意志重新设计超越传统图书馆的新空间。在该计划下,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推出了Library@esplanade项目,该项目是新加坡第一个表演艺术图书馆,不仅提供与表演相关的资源,而且提供表演空间,邀请社会人士组织相应的阅读推广活动。


此外,我国民间公益阅读推广组织蓬勃兴起,如朱永新教授创办的新阅读研究所,已在湖北、四川等地的县乡成立了10家“立人乡村图书馆”。在农家书屋建设中涌现出的一批推动当地阅读的个人,这些人也为阅读推广付出不懈努力。


第六,创新宣传推广方式。


媒体要担负起引导和唤起民众阅读热情的文化使命,通过多种方式,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为推动全民阅读、建设美丽中国增添一抹亮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传单、讲座以及网络、手机等新型载体,宣传阅读,激发全民参与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育全民阅读品格。


同时,通过媒体开辟专栏专题,推荐各类优秀读物,报道各地活动动态,展示各类活动成果,扩大读书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比如,央视对年度“中国好书”的推介,使得亿万电视观众与优质书籍更加亲近;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播出,引发众多家庭的诗词诵读热潮;《朗读者》节目也出人意料地在社会上引发“朗读热”。


2006年11月俄罗斯发布的《国家支持与发展阅读纲要》将这种作用明确为:利用大众传媒使“读书人”在社会舆论中的形象与成功人士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大众传媒中一个个鲜活的形象让民众意识到——“读书人”是聪明的、时尚的、体面的,读书行为更是代表着优质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大众传媒工作者既要积极宣传全民阅读,又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参与全民阅读研究。


第七,完善服务评价制度。


全民阅读的绩效评价能力体现了完善全民阅读决策与管理,改进主管机构的激励政策、促进政府问责的能力,即促使全民阅读不断提升的能力。因此,全民阅读的绩效评价应视为一种制度或机制,而不仅仅是评估技术。它应与全民阅读的战略规划、预算、管理过程等因素相结合,共同形成全民阅读的绩效管理制度。全民阅读绩效评价能力建设要考虑评价的导向性、激励性和测量性。全民阅读需要建立起质量目标管理评价制度,对全民阅读的绩效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促进全民阅读公共服务体系的整体提升。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全民阅读反映出全社会的总体文明程度,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基石。阅读不但能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也能悄悄地改变着一座城市的气质。当一座城市将阅读培养成为一种风气,当政府对全民阅读的工作,无论是经费,还是场地、活动,都一以贯之地大力支持时,最受益的是这座城市的所有市民。因为阅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让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


全民阅读需要全民参与,持久深入地推动阅读也需要全民参与。只要每个人都努力成为书香社会的建设者、参与者,全民阅读事业终将成为建设文化强国的不竭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转载自@图书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