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文化在线
据新华社消息,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分别将于3月4日和3月5日召开。此前,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和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成立等都为文旅产业发展释放了好的信号。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文旅产业将在疫情“创伤”之后重整旗鼓再出发,沿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绘制的蓝图,重构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不仅将撬动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也将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那么,2021年文旅产业在承接2020文旅态势之下将呈现哪些特点?又有哪些发展趋势?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受疫情影响,文旅行业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呈现出了新特点,是挑战也是机遇。但总体看来,文旅行业亦“变”亦“不变”。
文旅产业的“不变”:一是中国文旅大消费文旅的融合和跨界创新的趋势不变;二是旅游与生活方式越来越紧密结合,新中产消费趋势不变;三是文旅产业在整体经济结构中占比逐渐增加的趋势不变。
文旅产业的“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
1.外循环受阻,内循环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驱动
2020年经济中有一个非常热的词,叫做外循环受阻。受疫情影响,投资、外贸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因此,如何通过促进消费拉动中国庞大的内地市场,获得更多经济增长,也变成了关注的核心突破点。“出境游”的颓势之下,国内游、周边游、“宅经济”逐渐火热。
2.消费市场升级,中国旅游迈入4.0时代
在4.0时代下,文旅的发展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关联更为密切。也就是,文旅变成了本地生活方式的异地化。消费者生活中的需求和诉求,在文旅中几乎都能找到相对应的元素和板块。
3.“Z世代”成文旅产业主要用户群体
与过往的60后、70后,甚至80后的消费群体不同,“Z世代”的消费群呈现出了求新、求变、求趣味、求实在等一些新的消费特点,他们是未来消费人群的主力。
在生活方式上,年轻群体也正在引领一种新的变化。他们旅行不再专注于简单的观光游,更加关注文旅产品的互动性和体验性。
未来,引领消费的,一定是年轻的、活跃的和更拥抱互联网、数字化的人群,内容消费也将更加的碎片化和视觉化。
4.年轻女性成为核心决策游主体
在所有带有新消费需求的客群中,年轻女性消费群体最值得关注。调研数据显示,以30岁至45岁已婚男性为调查对象,有71.5%的受访者表示全家的出游决策由妻子来决定,而由男主人做决策的比例仅为15.4%。
年轻女性消费群体更加侧重于体验游、沉浸游,对新的异地生活、游乐场景更感兴趣,也更容易为场景中的消费买单。
5.数字化正在重构旅游消费场景
数字化在文旅产业中发挥的价值越来越值得关注。2019年,故宫文创产品创造了15亿的销售额,而门票销售额只有6个亿。由此可看出,每一个文旅项目如果只局限于它的空间里,那么这个空间的承载力无法再进行成倍扩大。业内人士认为,一个项目如果能够做到很大,一定是能够打通整个项目的数字化空间,从而延展到更开阔的产业边界。
文旅产业与新技术的紧密结合,也让消费者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数字化正在重构整个旅游的消费场景。数字电影、数字博物馆、虚拟IP,VR/AR,数字酒店、数字景区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颠覆着传统的旅游体验方式。
文化消费与普通商品消费最大的区别是直指精神和心灵,剧场演出、博物馆、视觉艺术、音乐、电影、节庆活动、体育休闲和旅游等,都直接反映居民幸福体验和生活质量。春节期间,众多城市纷纷推出消费券、旅游券,大大促进了假期文旅消费。从“消费券”到“购物节”,各地因地制宜、改革创新、特色发展,探索“新招”,积极培育壮大文化和旅游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全面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质量和水平。
“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就是要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
在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系主任邵明华看来,强调用市场去配置资源,能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通过文化精品的消费,最终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红色文化的继承弘扬、创新文化的激情迸发。
在今年的各种舞台上,昆曲、秦腔、评剧、川剧、河北梆子、京剧等传统元素与当代舞美艺术融合,不拘一格,大胆创新,展现“Z世代”数字文娱的创造力。
新生代在互联网大潮中乘风破浪,传统文化机构也随机应变,纷纷上云、用数、赋智,加大新媒体、年轻化传播。在疫情冲击下,线上演出成了传统演出行业不约而同的选择。
从最初筛选“库存”影音资料播放到主动推出全新作品,线上演出逐步转型,成为艺术机构逆势而上的全新突破点。疫情期间,中山公园音乐堂首先在微信上推出了86期“线上音乐会”,还把延续多年的暑期艺术品牌“打开艺术之门”也搬至云端;国家大剧院的线上直播成为常态,“4K+5G”的技术提升,使古典音乐、原创舞剧都可在“空中剧场”欣赏,扩大了传播的广度,让艺术与观众隔空相伴。
疫情加速了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倒逼传统文化产业在线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云展览、云演出、云论坛层出不穷;出版社变身为数据库;读者画像更精准,数据营销锁定消费者。
随着文化和科技融合成为大趋势,丰富的文化资源构成科技发展的重要内容支撑,科技进步也推动着文化形态和内容更新。
未来已来,内容海量、技术迭代、体验震撼,互联网深刻改变着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在提升效率的同时,重构了商业模式和组织形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晓明认为,全球文化市场的“最大变数”是文化价值链深度重组,由单一的“管道模式”变为多样的“网络模式”,发展的压力变成转型的动力,求变求新的改革发展动能不断积聚;全新的数字生态中,是截然不同的算法、玩法和活法。适者生存,唯有开放思想,广泛合作,才能开创共赢之路,放大文化影响力。
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七大区域发展战略中,无形的“文化”举足轻重:文化同根同源,增强区域合作的凝聚力;文化培根铸魂,找到共同发展的向心力;文化赋能助推,放大区域协同的竞争力。
从文化产业内部来说,要“独善其身”,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从文化产业外部来说,要“兼济天下”,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带建设。
例如,长三角在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文化市场要素健全、市场创新机制活跃为特点的长三角模式。南京大学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顾江分析,上海文化金融发达,文化商贸以及高科技赋能文化业突出;浙江民营文化企业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特色小镇,互联网和文化产业结合方面非常突出;江苏的旅游业发达,历史文化名城繁多;安徽乡村旅游特色鲜明。三省一市既有共性,又有每个地方的独到之处,互补性强,携手共同做大文化市场。
长城内外、运河两岸、长征沿线,文化精髓彰显,2021年将稳步推进长城、运河和长征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区域广泛、主题鲜明,国家文化公园不仅将对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文旅融合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创造了实践基地。
“乡村旅游业日益成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方式。发展乡村旅游扶贫需要因地制宜,挖掘当地的特色资源,积极打造特色品牌。”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负责人单钢新介绍,文旅部会同国家发改委推出了全国10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300条各具特色的能让大家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培育了一批优质的乡村旅游品牌,带贫富民效应凸显。
“十四五”规划《建议》中专门提到“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2021年乡村旅游将继续发力,融合一二三产业,助推乡村振兴。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乡村旅游也在持续升级:第一阶段是看田和吃饭的“农家乐”,第二阶段是游玩和放松的“乡村休闲”,第三阶段是民宿和体验的“乡村度假”,第四阶段是居住和生活的“乡村旅居”,吸引更多年轻人、艺术家走进乡村,让乡村更有活力。
文化点石成金,赋能乡村振兴。融入现代传播,直播带货、短视频记录让农村乡野生活跃然屏上,人们可以隔屏欣赏田园风光,可一键下单采购农副产品,城乡的距离如此接近。
文化IP融入村味、村品、村艺、村趣,创意点燃乡村,游客既可以感受田园风光,又可以体味未曾远去的“乡愁”,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乡村既成为城里人诗意的“栖息地”,又成为农民致富的“聚宝盆”。
“中国不缺好故事,但缺少会讲故事的人才和方法。特别要以外国人能听得懂、感兴趣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紫金文创研究院院长李向民认为,这样的国际文化传播,不仅是向国际社会展示民族文化,而且是在国家形象、对外开放、贸易投资、经济效益、文化安全、寻求共识等方面寻求突破,在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凸显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基因与价值理念,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本文内容选自中国旅游网、迈点网
◆ 本文图片来自文旅中国、新快网
转载自@文化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