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业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转载自@图情轩



(图片选自网络,与本文内容无关)



0 引言

大数据,或称巨量数据、海量数据、大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人工,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截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人类所能解读的信息。高校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界的重要力量,在社会文化服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其信息服务的质量也是衡量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要指标。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仍存在服务意识不强、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经费短缺、服务对象单一、缺乏个性化和特色信息服务等系列问题。

作为专业从事信息服务和信息管理的机构,图书馆与大数据技术具有天然的契合关系。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信息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利用大数据技术去分析、挖掘隐含在用户行为中的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信息,进而改进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对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1 大数据时代下对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影响

在多媒体飞速发展的进程中,大数据不断影响着图书馆,并一步步使图书馆的形式发生改变,以下对其影响进行分析:

1.1 对图书馆现有资源的影响

现有互联网的公开性及网络的庞大性,使得纸质资源不断减少,从网络上获取的资源与日俱增,纸质资源在控制质量上存在优势,而数据时代的图书馆资源在发布上存在随意性,会出现大量的重复信息,对资源的存储设备造成浪费。

在资源共享方面,大数据时代网络资源共享会因为平台的不同,软硬件的不协调导致资源浪费或者重复建设,但在校外的其他非校园网用户又不能够触及这些资源,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

1.2 对现有技术体系的安全影响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原先拥有的硬件系统需要改朝换代,以满足当下飞速发展的数据需求,实现数据同步,但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都是保证资源安全需要考虑的问题。我国在信息安全法规建设方面,相应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这也使图书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1.3 对现有馆员人才队伍的影响

数据背景下的技术人员不仅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计算机网络和英语等方面的知识。服务水平的提高需要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图书馆馆员总体水平会由于时代的要求而提高。


2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的具体建议

2.1 图书馆结构模式的转变——拓展海量数据处理业务

传统的图书馆主要以纸质书籍为主,而在大数据时代下使图书馆的结构转变成网络信息进行图书资源为主,纸质书籍作为一种收藏价值而存在的状态。

相对于纸质资源,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数据量是庞大的且快速增长的,这些数据包括电子图书,期刊,音视频等资源,而除了这些还有微博,微信及微信终端所存储的非结构化数据。未来的数字化图书馆的服务除了在大量资源的存储上存在竞争,更明显的竞争体现在用户信息数据的竞争上。图书馆在服务方向上应该意识到,不光要记录用户搜索使用记录等结构化信息,更要对搜索方式借阅行为等非结构化信息,加以处理及分析才能在激烈的服务创新中立于不败之地。

2.2 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改变——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在信息时代下已经不在适应,数据信息量的庞大及不断更新要求图书馆管理员具有全面的素质,因此图书馆需要培养一支具备管理和技术知识,并能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的人才队伍。

2.3 构建基于大数据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平台——交流和共享平台的建立

大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是一个数据获取,存储,组织,分析和决策服务资源和服务能力共享、交易和协作的智慧平台。这样既丰富了图书馆的资源,又提高了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

3 结语

现如今,大数据时代存在于我们生活中,它带给我们的有机遇也有挑战。图书馆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和网络技术的作用,强化图书馆人文关怀,培养智慧馆员,构建知识服务平台,从而整体提升图书馆的创新服务水平。


本文摘自科技视界


转载自@图情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