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图情轩
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图片选自网络,与本文内容无关)
现代检索技术、信息存储以及于网络技术的相关发展,为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方面的强力支持,也丰富了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存储以及于获取的途径及相关的方式,在带给读者便利的同时,也对图书馆服务产生了冲击,读者对知识来源的需求也随之改变。
怎样为读者们提供更加开放、多元化的相关服务,怎样增加图书馆对于广大读者的吸引,这些均成为了目前图书馆工作面临的主要的问题。图书馆要把自身的优势进行整合,顺应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依托于当今技术的强力支持,提供了信息咨询以及多元化的相关服务,将技术以及学习、交流等进行相关的整合规划,于是,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便应运而生。
“信息共享空间”这是一项经过了特殊设计研发的一站式服务中心。也是作为一项非常全新的读者服务的相关模式,信息共享空间综合使用比较方便的互联网、功能完善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以及内容比较丰富的信息的相关资源,为读者的学习、讨论以及于研究等活动提供一站式服务。总体而言我国的图书馆在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方面起步较晚,要实现以信息共享空间为突破口的信息服务创新,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建设与规划。
1 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规划理念
1.1 以读者的需求作为指导工作
图书馆的传统信息服务的出发点是:怎样方便图书馆的工作以及管理,以是否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作为标准考量工作的相关成效,可以称为:“以图书馆为中心”的相关理念,这一理念的特点是被动的阵地服务和提供以个体文献为单元的文献服务,服务范围有限,服务内容单一,灵活性差,不利于图书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信息共享空间便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它是充分考虑到读者需求的一种服务模式,以读者为中心,以读者需求为主导来设置服务项目和空间布局,致力于提供个性化的一站式信息服务,符合建设服务型图书馆的需求。
1.2 空间共享,资源共用
“图书馆”是一项为公众服务的信息服务相关机构,这项工作本身有责任对自由、公平地获取信息工作做出比较大的贡献。信息共享空间的资源共用的相关理念,实质工作是利用图书馆的相关资源的优势,为读者们需求获取最大限度的满足,这是以“读者为中心”理念的体现。
这种理念致力于让读者接触与使用到最新的技术和设施,致力于在读者获取资源和利用资源的过程中提供协助和支持,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获取信息资源的需求。
1.3 推动读者的信息交流与互动
信息共享空间给读者提供比较方便使用的各类资源以及于利用这类相关资源空间,并且在这些空间里面提供从技术到相关专业领域的服务以及技术支持,这其中的目的是:读者在信息利用的过程当中更加的便捷。
2 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所有的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以满足读者信息需求为目的。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工作是从一开始就为能够更好地满足于读者在学习以及于科研研究当中的各类需求,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目标就是为读者的各种信息行为提供帮助、资源和空间条件。
根据这一目标可以确定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空间的相关功能。信息共享空间是希望通过于整合诸多的空间在一个相关的区域,提供着一对一的特色服务。除了图书馆这个物理空间外,利用网络建立一个包括交流的空间、数字化信息资源、OPAC查询、读者信息素质培训等在内的虚拟空间,是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必然选择。
2)信息的相关资源。信息资源应当是包括所有能够提供的具体格式,通过网络以及通讯技术获取到相关文本,按需提供的通过馆际互借的远程资料等。
3)技术方面的相关资源。给读者朋友们提供着比较便利的阅读工具,是以获得信息以及资源。这类的相关工具包括:计算机系统以及应用软件,提供比较舒适、开放的公共性的空间,个人以及小型团体会议室,教学实验室等,并且提供相关技术人员的支持以及帮助。
3 信息共享的相关空间建设操作规划
信息共享空间方面的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相关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构建成一项比较成功的信息共享的相关空间,首先是需要一项成功的战略理念作为相关的目标性定位,在这项定位的基础之上确立相关的具体策略,并且对于建设的全过程进行比较详细的系统规划。
3.1 渐进式策略
在国内图书馆的现有条件下,信息共享空间建设难免会遇到思想观念、实际需要和空间等问题的制约。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障碍,可以采取一种渐进的策略。这一策略具有很强的伸缩性,不仅考虑到了读者、空间、人员、经费等各方面的现实条件,也让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可以依据读者的反应不断改善服务质量和优化环境。
3.2 空间布局的渐进式规划
空间问题是建设一个成功的信息共享空间的关键因素,是信息共享空间建设规划阶段花时间最多的项目。新图书馆的场馆设计应充分考虑如何灵活的进行咨询、讲座、学习、检索、展览等服务,都为这些服务留有一定的空间,各项功能模块不再条块的进行分割,而且是相互的进行融合又比较条理清晰,就可以形成大开间的一站式入口以及功能连贯的开放式的操作布局。
环境的优雅舒适度也受到了用户的格外关注,人文氛围的营造得到加强。对于已建成的图书馆,在无法重建或扩建的前提下,可以先建设一类过渡式信息共享的相关空间,不必一开始就谋求大的规模以及完善的服务性相关内容,对于图书馆原来的空间进行合理的重构,把相应的分区相对集中于一个大空间或一个楼层内,通过空间的灵活布局来实现空间功能的整合。
3.3 服务内容上的渐进式规划
传统图书馆的服务以文献服务为主,如今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网络成为了信息资源的主要载体,图书馆服务内容的扩充也同样需要网络为载体。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正是以计算机为核心,扩大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内容,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
配置满足使用的先进计算机。提供丰富的计算机外设,如打印机、扫描仪、投影仪等。提供舒适的环境和周到的便利性设施。信息共享空间之所以能吸引读者,重要的一点就是舒适的环境。休闲区与学习区相结合,既满足了读者学习研究的需要,也为读者提供了放松和休息的场所。家具的摆放、室内外空间的美化也是构建一个具有魅力的信息共享空间的重要因素。
3.4 资源整合上的渐进式规划
信息共享空间是有限的,不可能将所有满足读者需求的资源都整合到空间来,因此在规划时,资源的整合也需要循序渐进,信息共享空间运行一段时间后,再根据读者的需求补充和修改资源的配置。
1)有选择性地把文献资源整合到信息共享空间中。图书馆是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文献资源是作为信息资源的比较重要的组成方面,是读者朋友特别是学生读者们学习研究当中不可或缺的相关的信息源;一部分必备的工具书、最新的专业性期刊等还是数字资源不能够完全进行取代的;一类读者的阅读习惯也使得印本资源成为信息共享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加强信息共享空间的网络交流与共享平台相关建设。网络方面是信息共享空间对于外服务的相关窗口,对于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规划、服务内容、空间设置以及人员配置等在图书馆的官方网站上进行详细的介绍,有利于读者对信息共享空间的充分了解,还可以听取读者的建议和需求,集思广益,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空间建设。
总之,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是共用理念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具体体现,它的任务是为社会提供更开放、公正和持续的信息资源,也为个人参与民主进程提供必要的工具、技巧和空间。这将是国内图书馆在未来十几年内所必然选择的道路,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将是新型图书馆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文摘自科技传播
转载自@图情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