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业
扬帆风正劲 奋楫启新程

转载自@图书馆报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指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向社会免费开放。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从2014年开始,“全民阅读”已连续10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公共图书馆”则是十年来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曾提出“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免费开放”。而距2018年1月中国第一部图书馆专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施行以来,已五年有余。近年来,我国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持续加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图书馆作为全民阅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以及现代公共生活的信息中心,对全民阅读的推动和现代公共文化生活的构建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伴随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全民阅读的深入推进,图书馆界正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对此,《图书馆报》特别策划“图书馆界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的专题报道,特邀请各馆馆长围绕“‘公共图书馆’十年来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及报告中所提到的相关内容发表对图书馆如何迎头而上、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全民阅读的思考以及未来的举措。




扬帆风正劲 奋楫启新程




“公共图书馆”十年来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民阅读”从“倡导”到“大力推动”,再到如今的“深入推进”,更加坚定了图书馆人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底气,为公共图书馆奋楫扬帆新征程锚定了前行的目标,凝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伟力。


乘着新时代的浩荡春风,围绕“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基本建成”的发展任务和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目标,四川省图书馆将抓抢机遇,结合区域特色和本馆实际顺势而为、多措并举,勠力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鼓浪扬帆,再启新程。


科学领航,深度落地公共文化发展战略


将文化惠民服务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落实“补齐短板、融合共享、全域覆盖”的方针,继续做好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后期工作及全省公共图书馆的指导帮扶工作,发挥省级公共图书馆龙头作用,强化示范效应;以总分馆制建设为引领,推进全省公共图书馆城乡一体化建设,以文化繁荣助力乡村振兴;持续做好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四个一批”项目推荐,开展全民阅读“三个一百”工程评选,加强公共文化品牌塑造;加快推动《四川省公共图书馆条例》修订工作,持续优化公共图书馆业务管理水平,提升业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水平,打造更具智慧的知识交流中心。


精准发力,切实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丰富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加强馆藏各类型文献整合与揭示,完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供有力的文献信息资源支持。加强合作,推动区域均衡发展。加快川渝两地智慧图书馆建设,打造“新阅读”产品和智慧服务空间,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契机,推进川渝公共图书馆读者互认、通借通还等一体化发展,2023年实现四川省131家公共图书馆、重庆43家公共图书馆“一卡通”全覆盖。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和巴蜀文化保护传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工作方针,统筹推进古籍普查、保护修复、研究利用、整理出版、宣传推广和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完成《四川省古籍保护利用工程三年行动方案》既定目标,打造古籍修复体验中心,加快古籍数字化建设,释放古籍保护与利用的新动能。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深耕全省标志性阅读品牌“领读者”、“阅无限,向未来”馆校合作品牌等建设,推动“家谱文化展”、《复兴文库》专题系列讲座等“红色经典”系列活动,使全民阅读走向深入;推动全民阅读“七进”,打造更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


以人为本,勠力开创公共文化服务新局面


推动图书馆向“以人为中心”转型,提升未成年人、老年人和弱势群体等特殊人群阅读服务品质;创新全域联动服务理念,积极推进“图书馆+”模式,加强与书店、景区、酒店、民宿、机场等社会力量合作,拓展产业融合新思路,形成公共文化发展合力;打造文化志愿服务生力军,不断注入新力量,赋能公共文化服务新活力;加强文创产品体系建设,打造“思进•悦读新空间”,构建主客共享的文化旅游新空间;积极推进新馆项目建设,加快公共图书馆文献存藏保护、文化传承与社会服务等各项功能的优化升级。


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天地宽。历经110年事业发展的四川省图书馆,宛如双桨鸿惊的一叶轻舟,将在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巨轮领航下,与全省公共图书馆同步发力,助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 End -


转载自@图书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