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业
聚焦丨活化传承,古籍越来越年轻

转载自@书香中国



千年文脉延绵不断,中华典籍功不可没。“伏羲氏始画八卦,造书契”的记载、“仓颉造字”的传说……中华典籍从甲骨刻辞、青铜器铭文、石刻文字,中经竹简木牍、帛书,后出现写卷、刻本,数量之大世所罕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由于馆藏古籍文献浩如烟海,整理工作难度较大,加之馆藏机构条件的限制,造成仍有大量馆藏古籍文献得不到有效利用,整理出版周期漫长。如何“唤醒”沉睡的古籍,使它们走进千家万户,受到多位代表委员的关注。



科技赋能传播


唤醒古籍,内容不是问题,缺的是内容活化渠道,如何挖掘古籍潜力就成为关键。


2023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时说:“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国家版本馆以科技为抓手,推动古籍活态传承。进入展馆的观众可以看到作为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的宏富馆藏,其中国家版本数据中心数据服务平台汇聚数据资源近5亿条,面向社会开放公益检索的数据总量达2400余万条。






“借助科技、产业和艺术的赋能,积极创新传播推介方式,我们希望能探索建构文化传播多模态路径,实现版本文化多内容形态的表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版本馆党委书记、馆长刘成勇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原总经理李岩提出:“我们应努力在传播方式、载体形式和应用场景中进一步去‘活化历史’,比如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让更多年轻人感知并运用古籍于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趣表达圈粉


活化利用,古籍也变得年轻起来。《典籍里的中国》等文化类节目的热播,让不少年轻人开始重新审视不曾了解过的经典。全国政协委员、文物出版社社长张自成认为,对从业者来说,如何把传统的艺术和审美元素用现代的视角和趣味来解读,如何把传统的精神内核、价值与现实的情感、主题建立链接,非常值得去探索。“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唤醒受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才会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下去。”


唤醒古籍,必须找到古籍与现代生活之间的链接,让大众喜闻乐见。河北大学“90后”青年教师何楚涵开设传统文化与艺术的通识课程,300万人持续关注课程在短视频平台的更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影视文学委员会主任阎晶明表示,近年来有关机构、媒体联合专家、学者,为古籍的现代化传播做了有益尝试,成果显著。“不少专家、学者、文化人士在抖音等平台,通过制作短视频专题讲解等方式传播古籍经典,取得了良好效果。因此要让古籍走向大众,要创新方式方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馆员刘筱敏对此表示赞同:“古籍走进大众生活,特别需要学者做普及推广工作,少儿启蒙阶段的诵读也极其重要。”




可持续发展是关键


古籍的唤醒与活化不能一蹴而就,政策的支持保障其可持续性发展。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同年10月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会同有关部门编制《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为新时代的古籍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


有了政策引导,合理规划成关键。全国人大代表、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编辑戴茵表示,收藏单位要做好单位古籍整理出版的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作为出土文献和馆藏古籍文献的收藏单位,不应将本是公共资源的古籍文献视为单位‘私产’,要有服务意识,增加社会公众利用的途径,及时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好的机制与规划也保证了古籍活化的可持续性。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长陈红彦表示,国家图书馆的资源库让很多学者查询古籍足不出户,也避免了大量原件的使用,保护了古籍。她同时提到:“目前数字化影像的存储与纸本、缩微胶卷相比还不够稳定,存在风险,载体的保存技术需要进一步成熟,也需要异地异质灾备手段。国家图书馆的线上资源提供免费查阅,如果进行经营活动应该有机制,制度明确规范,如保管机构的授权使用方式等,使其良性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转载自@书香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