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业
我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发展现状与前瞻(上)

转载自@中国图书馆学报 





国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走过了十年历程。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直接带动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十四五”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一系列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提档升级的政策措施,是推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快速发展的直接动力。目前全国已建成新型公共文化空间33500多个,主要类型包括既有公共文化设施空间的创意性改造、新建“小而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城市公共服务空间的综合利用、嵌入式公共文化空间、开放式公共文化空间、城市更新中腾退空间的改造利用、实体书店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呈现出理念新、形态新、机制新、技术新和服务新的特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未来发展,需要进一步推进以新空间建设促进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优化;转变观念,扎实推进公共文化空间体系建设;坚持提升设施品质与强化服务功能并重;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运营管理机制;推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服务融合发展,充实服务业态。




我国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已经走过了十年历程。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四五”以来,以“城市书房”“文化驿站”为代表的各类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带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中国道路。研究总结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创新做法、主要经验,直面已经显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推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持续创新发展的方向任务、政策措施,对于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任务,充分发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承载新时代文化新使命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1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1.1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起源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部署,开启了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征程。同年,江苏省张家港市出现了一批散布在街头的新颖别致的公共阅读“小木屋”,又称“24小时图书馆驿站”,有学者称其是“公共阅读新型空间形态的最早原型”。2014年,浙江省温州市推出24小时无人值守的自助式场馆型公共阅读空间,首次以“城市书房”命名,同时在城市书房的选址布点、空间品质、技术应用、服务提升、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取得了显著的服务成效。2015年,温州市还开发建成另外一类以艺术展示、艺术分享、艺术活动为主要功能的新空间,称为“文化驿站”,同样广受欢迎。温州市的做法和经验经宣传推广后,不少地方借鉴温州经验开始建设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部署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为中心推进总分馆制建设。2016年,文化部等国务院五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按照填平补齐原则,新建或改扩建一批总馆和分馆。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直接带动了全国范围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进入“十四五”,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在全国普遍推开,兴起建设热潮。


1.2 “十四五”以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促进政策


“十四五”以来,各级党委政府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出台一系列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提档升级的政策措施,是推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快速发展的直接动力。

“十四五”时期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文件,都把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加以部署。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立足城乡特点,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公共文化空间;对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功能布局进行创意性改造,实现设施空间的美化、舒适化;创新打造一批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等服务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文化业态,营造小而美的公共阅读和艺术空间;积极推进社区文化“嵌入式”服务,将文化创意融入社区生活场景。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将创新发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纳入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建设范畴,要求在农村因地制宜建设文化礼堂、文化广场、乡村戏台、非遗传习场所等主题功能空间;在城市加快推进社区文化“嵌入式”服务,将文化创意融入社区生活场景,将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更新计划,创新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人文品质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部署健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明确提出创新打造一批“小而美”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文化礼堂、文化广场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在国家层面推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部署的指引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把新空间建设作为推动当地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如北京、上海等地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纳入“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上海市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作为营造城市人文气息的重要任务。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出台了地方标准《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规范》,从建设规模、整体布局、空间功能设置、标志标识等方面规范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浙江省嘉兴市出台《关于高质量推进嘉兴市城乡一体“10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常住人口和服务半径为依据,优化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布局。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台了《推进全省公共文化新空间建设行动方案》,建立了评选全省年度十佳城市书房和十佳文化驿站、并给予相应扶持的激励机制。


1.3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发展现状


据初步统计,截止到2023年9月,全国已建成新型公共文化空间33 500多个。

从建设主体上看,政府投资新建或改扩建的有27 600多个,约占83%;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的有5 800多个,约占17%。在政府建设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中,依托基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村(社区)文化中心改扩建的有16 300多个,约占全国总数的49%;政府新建的有11 200多个,约占全国总数的34%。从区域分布来看,已建成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达14 500多个,约占44%;中部地区次之,为10 400多个,约占31%;西部地区最少,为8 400多个,约占25%。从省际来看,广东、浙江、四川、河南、湖南五省数量较多,约占全国总数的48%,最多的省份已建成4 000多个;也有少数省份尚处于起步阶段,建成的新空间数量不足百。


2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类型和特点


各地因地制宜,创新机制,采用多种方式开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总体来看,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2.1.1 既有公共文化设施空间的创意性改造

既有公共文化设施空间的创意性改造,是指对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社区图书室、农家书屋等既有公共文化设施进行提档升级改造,优化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如2023年年中改造完成后开放的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主题馆、山西省图书馆长风馆,就是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再造的成功范例,其共同的特点是秉持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进行空间再造、功能重组,在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基础上,融入全民科普、艺术普及等主题服务,突出地方文化特色,以空间再造带动了服务品质的大幅提升。

2.1.2 新建“小而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近年来各地新建了一大批“小而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上海市浦东新区在东岸滨江岸线22公里的核心区域内新建了22座“望江驿”,通过与景观、地形的多维整合,形成了日常、自主、有活力的公共文化空间。河南省洛阳市近年来采取自主建设、与社会力量合作等多种方式,建成200多座“河洛书苑”。浙江省已建成城市书房1 100多家,文化驿站近600家,近年来在温州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的基础上,又涌现出了“乐清书苑”、台州“和合书房”、杭州图书馆茶文化主题分馆、嘉兴“禾城艺”“健心客厅”、乌镇•有戏FUN音乐剧共创空间等一批地方文化特色鲜明的新空间。“小而美”、高质量的新空间也在向农村延伸。广东省中山市南朗街道左步村的“左步书屋”,由村民自主建设,几间绿色玻璃房矗立在稻田边、草地上,一派清新的田野风情。日常服务除图书借阅、数字作品欣赏、展览展示等,还将书屋前的十亩农田开辟为农耕文化体验园,开展农耕研学活动,打造出了具有田园特色、现代风格、文农旅融合的乡村新地标。

2.1.3 城市公共服务空间的综合利用

城市公共服务空间的综合利用,是指对散布在城市街头的城市驿站、户外劳动者驿站、长途客运站等既有公共服务空间进行升级改造,嵌入公共文化元素,融入多元业态和多种功能,打造成为复合型的城市公共服务空间。广东省东莞市从遍布全市的300多个城市驿站中遴选符合条件的设施进行升级改造,融入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活动等多种功能,拓展了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布局。江苏省苏州市在建设户外劳动者驿站时,关注户外劳动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嵌入了图书借阅、扫码听书等公共文化服务,为外卖送餐员、快递员、出租车驾驶员、环卫工人等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提供综合性的关爱服务。江苏省张家港市将使用率日渐低下的港城长途汽车客运站改造成为“书香交通驿站”,保留了原车站的建筑特色与时代印记,将退役公交车改造成亲子书屋,将安检空间改造成爱心母婴室,既留住了城市记忆,又活化了城市公共设施。

2.1.4 嵌入式公共文化空间

嵌入式公共文化空间,是指与餐饮、商场、公园等场所合作,在其场地开辟公共文化空间场景,嵌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这种模式常见于大城市,特别是寸土寸金的中心区域。如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3年实施公共文化空间“星罗棋布”计划,首批推出100个通过自愿申报、专家评审产生的“嵌入式”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由政府提出服务基本要求并提供经费扶持,企业自主建设运营,公共文化空间和服务快速布局到了城市街区、商业楼宇、交通枢纽、社区园区、公园景点等人流密集区域,形成了设施和服务星罗棋布的局面。

2.1.5 开放式公共文化空间

开放式公共文化空间,是指在公共广场、城市街角、老城小巷、乡村空地融入公共文化元素,开辟公共文化活动阵地,营造遍布街头巷尾、深入城乡肌体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杭州市临平区“文化艺术长廊”以长廊联结曲艺交流中心、图书馆、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三组建筑,构建以“形、音、书、画”四大功能为主的公共文化服务,形成了一轴多点、动静结合、主客共享的开放式公共文化集聚区。苏州第二图书馆除了主体建筑以外,还配套建设了书香公园,总建设面积约21万平方米,融入阅读、书香文化元素,为该片区居民提供舒适、人性化的开放式休闲娱乐空间。近年来,许多城市开展了居民家门口的“口袋公园”建设,融入公共阅读和文化展示功能成为口袋公园建设的重要内容。

2.1.6 城市更新中腾退空间的改造利用

城市更新中腾退空间的改造利用,是指将符合条件的腾退空间进行创意性改造,融入公共文化功能,构建彰显腾退空间特色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北京市东城区抓住城市更新契机,活化利用闲置的建筑、小区空间边角料、地下室空间,建成了一批美观大方、实用便民且京味儿浓厚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美后肆时、东苑戏楼、南阳·共享际、史家胡同博物馆、东四胡同博物馆、朝阳门社区文化生活馆(27院)、缘庆书苑、东总布胡同图书馆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陆续涌现,在服务居民的同时承载着老北京的记忆,展现着老北京的历史风貌。重庆市渝中区在城市更新中通过修缮历史建筑,打造出一批抗战文化空间,如《新华日报》总馆旧址、飞虎队别墅等;通过解码重庆母城基因,构建起一批山城记忆空间,如修复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建设湖广会馆历史文化街区等;通过活化纪念遗址,建设起一批主客共享文化空间,如曾家岩书院、鹅岭二厂记忆馆等;通过升级社区设施,建设起一批高品质的城市生活圈中的文化空间,如老旧住宅改造而成的“人和书院”、沧白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通过嵌入城市街角,营造出一批城市公共艺术空间,如双钢路家规家训文化长廊、张家花园耕读文化墙、“城墙故事会”等活态公共艺术活动。

2.1.7 实体书店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空间

实体书店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是指将符合条件的实体书店纳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扶持范围,融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北京市朝阳区图书馆与建投书局合作,在书店内开辟公共阅读空间,开展免费借书服务,举办各类公益文化活动,并纳入“朝阳城市书屋”体系。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与王府井新华书店合作打造了中华第一书店的图书馆分馆,以“你选书我买单”为纽带联结事业和产业,书店开辟公共阅读场地,组织公益性阅读活动,与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北京隆福寺“更读书社”建成百姓家门口的特色“书房”,设置借阅区,定期举办文化活动,还融入文创产品销售、沉浸式演出等多种文化业态,打造出文化事业与产业融合新场景。


2.2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特点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与传统设施空间相比,体现出了鲜明的特色,适应了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要求,成为新时期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标志。

2.2.1 理念新

首先,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不搞大拆大建,而是主要采用优化存量和嵌入增量的方式开展建设。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将新空间建设与城市更新改造相结合,对已有的基层社区公共文化设施进行提档升级,或采用嵌入的方式,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和服务嵌入到商场、地铁站、公园等公众生活的公共空间中,实现空间快速布局、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营造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文化氛围。

其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打破“空间即建筑”的观念,将公共广场、城市街角、老城小巷、乡村空地等开放性的空间都视为空间场所,融入公共文化元素,营造遍布街头巷尾、深入城市肌体的公共文化空间体系。如云南省昆明市在老城小巷中打造的“巷巷美术馆”、上海老旧小区中打造的“暖亭”“楼道美术馆”“露天博物馆”等。

再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破设施按行政层级布局的传统方式,依据常住人口和服务半径、以“文化圈”的理念进行科学合理的布设。上海市嘉定区在建成区、街镇、居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体系的基础上,以“15分钟社区生活区”的建设为契机,在公共文化设施覆盖不足的街镇与居村的中间片区,建立了大量的“我嘉·秀空间”“我嘉·艺空间”“我嘉·阅空间”,开创了“2.5级”层面的公共文化设施,明显提升了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的覆盖能力。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根据当地街镇和村居之间设施和服务薄弱的实际,以“学校+片区”“社区+片区”的方式,建设介于镇街和村居两个层级之间的片区联网分馆,通过片区分中心织密总分馆体系网络。浙江省出台“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规划,以1.5公里为服务半径,规划服务圈内至少有3个公益性公共文化空间,为通过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查漏补缺、完善体系提供了标准。

2.2.2 形态新

与传统的公共文化设施相比,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在物理形态上发生了根本性变革,除了具有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功能外,更关注以“人”为中心的参与和体验,不论建筑外形还是内部陈设,都具有较高识别度和可见度。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秉持“小而美”的建设原则,多以小型空间为主,空间设计融入艺术与美学元素,将空间打造成为具有审美意向与文化精神的载体,突出强调品质化、时尚化、舒适化。如位于上海陆家嘴的“融书房”由著名设计师设计,建筑风格独特,书香气息浓厚,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心独树一帜。山西省晋城市浙水村聘请中国乡土设计院团队设计了页岩图书馆,借助天然岩石依山而建,与文化之美相结合,成为网红打卡点。这些形态新颖的空间深刻改变了公众对传统公共文化空间形象和品质的印象,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空间设计彰显当地文化特色是各地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普遍追求。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深入挖掘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用好用活文化元素、文化符号,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成展示当地深厚人文内涵的载体,在引起当地居民情感共鸣、增强归属感的同时,也助力全域旅游,成为主客共享的新空间。

(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