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业
我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发展现状与前瞻(下)


(接上)


2.2.3 机制新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在管理和运营机制上普遍实现了创新突破,成为公共文化领域践行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

在管理体制上,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纳入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体系是普遍的做法,实现统一运营标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资源配送、统一活动联动、统一服务策划、统一资源共享,总馆承担对作为分馆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资源和服务的指导、保障和援助职能。如浙江省温州市、湖南省长沙市把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纳入总分馆体系,使分散分布的新空间形成紧密联系,打破了设施孤岛,促进了总馆优质资源和服务的下沉以及分馆之间的资源共享,提升了总分馆体系的整体效能。

在运行机制上,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较多地采用社会化运营管理方式,充分体现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政府、社会、市场共同参与的特色。由政府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社会组织和文化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具体实施运营管理,目前已经发展出了连锁式运营管理、整体运营管理和部分运营管理等不同模式。优惠收费的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也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中率先试行。北京市东城区出台了《公共文化设施优惠收费服务指南》,在美后肆时(景山街道市民文化中心)开展了优惠收费服务实践,上海、广州、成都也开展了相关实践。

2.2.4 技术新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较为普遍地综合运用人脸识别、物联网、远程监控等技术,配置自助借还设备,实现了无人值守环境中的公众自助操作,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服务效率。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对接、融入国家和地方公共文化云平台,通过各类终端,实现汇资讯、看直播、享活动、学才艺、订场馆、看好书、赶大集等功能,以互动式、预约式、菜单式服务提高用户使用、参与的便捷度,提升服务效能。一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还建设了沉浸式的数字文化体验空间。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注重采用新技术来变革传统的管理方式,实现了数据的统一实时传输、计算,并以可视化方式显示,据此进行精细化的预测、预警和预报,提高了管理决策的效率。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还充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技术手段提升空间的绿色水平。嘉兴、深圳等地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将物联网技术引入空间管理中,通过无处不在的感知装置,建立即时的、具有自我调控和智能特征的响应机制,实现了对环境的智慧化管控,空调、照明、通风、湿度系统可随着人流量的多少进行调节,降低了能耗。

2.2.5 服务新

不同于传统公共文化设施聚焦于公共阅读或艺术普及等某一方面,有不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以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和多方面的需求为导向,整合各类资源,融合多种业态,为人民群众提供融合公共阅读、艺术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同时,与时俱进地探索提供个性化、高品质的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如上海金桥碧云美术馆在传统美术馆基础上设置了“缶+文创体验空间”、天顶露台花园等多元复合功能;66梧桐院·邻里汇以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在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还提供养老、托幼、就餐、日常维修等公共服务。针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融入人民群众生活场景的特征,一些空间还提供了便民服务,如嘉兴市南湖景区的红船服务驿站在提供阅读服务的同时,也提供旅游导览、手机充电、便民雨伞等服务。


3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发展前瞻


以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指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在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完善和深化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未来发展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扎实推进。

3.1 以新空间建设促进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优化


目前我国的公共文化设施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并不在于单体建筑的高大上,而是设施的体系化程度不够高,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圈中的公共文化设施还没有做到星罗棋布。农村、基层一些基础条件较差的地方存在设施和服务空白点或薄弱环节,城市中心等基础条件好的地方又有扎堆建设的现象。还有一些地方没有充分体现“设施跟着人走”的原则,没有跳出单纯以行政地域单元布局设施的窠臼。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首先应考虑的是消灭设施和服务覆盖的盲点。应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为契机,开展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填空计划”,建立起公共文化设施、资源和服务与常住人口、服务半径挂钩的制度,以建设高品质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为目标,综合分析既有公共文化空间布局现状,消灭服务盲点,强化薄弱环节,进一步健全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空间设施网络,为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

3.2 转变观念,扎实推进公共文化空间体系建设


改变“空间即建筑”的观念,适应公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和活动的实际需求,构筑包括建筑、广场、公园、街角、场景等多样化的“空间体系”,创造出更多的开放式、包容性、融入生活的新型空间与场景。在城市特别是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区域,大力发展“嵌入式”空间场景,让公共文化服务嵌入商圈、嵌入社区、嵌入公共场所、嵌入人流密集地,以空间场景的嵌入带动公共文化服务的泛在,让公共文化元素举目可见,让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得。

3.3 坚持提升设施品质和强化服务功能并重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要始终围绕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展开。当前,有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存在过度追求设计的奇特性、“艺术”性和高档化,过分“设计师化”,对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的基本功能重视不够,建成的空间与公共文化服务功能需求的适应性不够好。有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变成了探险式旅游的打卡点,无法满足在地居民日常使用的需求,公共性和服务性大打折扣。作为原则,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和功能设计,应始终坚持提升设施品质与强化服务功能的有机统一。让这一原则真正落地,应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员全程参与规划和建设环节的机制,确保公共文化专业人员与空间设计人员充分沟通,优先考虑选址的科学性与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实现,在兼顾公众审美的同时确保获得良好的文化服务体验,杜绝简单的“交钥匙工程”。

3.4 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运营管理机制


目前各地已经建成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运营管理体制机制多样化。总体上看,社会力量参与运营管理的模式较前大为增加。同时也应该看到,社会力量独自或参与运营管理显现的问题更为复杂。目前已经出现了因企业倒闭、效益下降、甚至负责人更换等原因导致日常运行服务中断的现象。有的社会力量建设或参与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不同程度地存在后续管理不到位、缺乏专职管理人员、服务不规范、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有的地方虽然针对城市书房、文化驿站、乡村博物馆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制定了建设管理标准或规范,但由于缺乏专人、专业化运营管理,标准或规范事实上难以真正落实。针对这些问题,应强化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不断完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运营管理机制,营造有利于社会化运营管理承接主体谋划长远、创新服务、打造品牌的发展环境。一方面应明确社会化运营管理承接主体的准入资质条件,建立社会化运营管理承接主体的退出机制;另一方面,构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社会化运营管理的政府购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经费测算机制,建立起社会化运营管理的政府托底机制;同时还应探索建立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优惠收费机制,形成对社会力量运营管理的激励机制。

3.5 推动融合发展,充实服务业态


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多样化的,越到基层,公共文化空间和服务越要走强化综合性的路子。因此,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应把握公共文化服务与相关领域的共生性、互补性与目标一致性,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推动功能融合、服务融合、业态融合,打造出更多的共建共享、一站式满足多种文化需求的空间场景。当前,应改变城市书房类新空间和文化驿站类新空间向农村、基层单兵独进、分头推进的状况,强化农村、基层新空间在公共阅读、艺术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以及乡村旅游、产业、政务等公共服务功能上的融合,让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呈现出全新的服务业态。



转载自@中国图书馆学报